以下是针对大功率LED(1W以上)的散热解决方案对比,从材料、结构、成本及适用场景等维度进行分析,帮助选择最优方案:
1. 被动散热方案
(1) 金属基板(MCPCB)
材料:铝基板(导热系数1-3 W/m·K)、铜基板(~400 W/m·K)。
优点:成本低、易于加工,适合中小功率(1-10W)。
缺点:铝基板热导率有限,铜基板较重。
适用场景:LED球泡灯、筒灯等消费级产品。
(2) 陶瓷基板(Al₂O₃/AlN)
材料:氧化铝(Al₂O₃,24-28 W/m·K)、氮化铝(AlN,170-230 W/m·K)。
优点:绝缘性好、热膨胀系数匹配芯片,适合高密度封装(如COB)。
缺点:AlN成本高(是Al₂O₃的5-10倍)。
适用场景:汽车大灯、紫外LED等高温高可靠性需求。
(3) 热沉(Heat Sink)
设计:铝鳍片(自然对流)、铜鳍片(强制对流)。
优化:鳍片间距3-5mm(自然对流)、1-2mm(强制对流)。
成本:铝鳍片¥1-10元/个(视尺寸而定)。
适用场景:50W以下LED模组(如路灯、工矿灯)。
2. 主动散热方案
(1) 风扇强制对流
优点:散热能力提升3-5倍,可应对100W以上LED。
缺点:噪音(30-50dB)、寿命短(约2万小时)。
关键参数:风速≥2m/s,需IP防护(如IP55防尘)。
适用场景:投影仪、舞台灯光等短时高功率场景。
(2) 热管/均温板(Vapor Chamber)
原理:相变传热(热导率5000-10000 W/m·K)。
优点:无噪音、均温性好(温差<2℃)。
缺点:成本高(热管¥20-100元/根)。
适用场景:汽车LED大灯、医疗设备照明。
(3) 半导体制冷(TEC)
优点:可降温至环境温度以下,精准控温。
缺点:能耗高(效率COP<1)、需额外电源。
适用场景:实验室级高稳定性光源。
3. 混合散热方案
组合示例:
铝基板+热管+鳍片:平衡成本与性能(如100W LED路灯)。
陶瓷基板+均温板:用于200W以上COB模组(如植物工厂灯)。
4. 散热方案对比表
方案 热阻(℃/W) 成本 寿命 适用功率范围
铝基板(MCPCB) 3-10 低(¥1-5) >5万小时 1-10W
氮化铝陶瓷基板 0.5-2 高(¥50+) >10万小时 10-50W
铝鳍片(自然对流) 2-5 中(¥5-20) >5万小时 10-50W
热管+鳍片 0.5-1.5 高(¥50-200) >10万小时 50-200W
风扇强制散热 0.3-1 中(¥20-50) 2-3万小时 100W+
5. 选型建议
低功率(<10W):铝基板+自然对流鳍片(如家居灯具)。
中功率(10-50W):陶瓷基板或热管+铝鳍片(如车灯、工矿灯)。
高功率(>100W):热管/均温板+强制风冷(如影视照明、工业加热)。
6. 注意事项
热仿真优先:使用ANSYS Icepak或Flotherm模拟结温分布。
成本权衡:氮化铝陶瓷基板仅用于极端环境(如军工)。
维护性:风扇方案需定期清理灰尘,避免堵塞。
上班咨询:400-676-8616
上班咨询:0769-86625999
下班咨询:159-1692-1998
公司邮箱:dg@togialed.com
咨询
400-676-8616
159 1692 1998
微信
扫码咨询客服
邮箱
dg@togialed.com